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压阵恒财网配资,隐身舰载机首次亮相,无人作战体系全面公开——一场阅兵彩排竟让日本人率先破防?而日媒的“反逻辑”辩解,更暴露了其背后的焦虑与无知。
央视新闻消息称,在最近一场 国新办发布会上,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、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的发言,瞬间点燃了国内外舆论场。
他明确表示,此次阅兵将实现5个首次:
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;部分陆、海、空基战略武器,高超音速精确打击、无人和反无人装备等将首次对外公开;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;
是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在阅兵中的首次集中展示;空中机队基本涵盖了大家关注的“明星”现役主战机型,部分是首次公开亮相。
一番话虽简洁,却信息量爆炸——“战略重器”“高超精打”等关键词,直指东风-17、鹰击-21等高超音速武器的升级版或新型号,而“四代装备为主体”则暗示99A坦克、歼-15舰载机等或将让位给更先进的替代型号。
无人装备成为此次阅兵的另一大焦点。
俄乌冲突已充分证明无人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,而中国在此领域的体系化展示,无疑是对未来智能化战场的前瞻性布局。
从侦察打击一体化的无人机集群,到定向能武器和电子干扰系统,中国正用实际行动定义“新域新质战力”。
而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阅兵不仅是装备展示,更是一次战略沟通。
近年来,美日屡以“军事不透明”为由向中国施压,要求公开核弹头数量、战略载具等敏感数据。
而中国选择以阅兵形式“有限透明”,既回应了外部关切,又牢牢掌握了解释权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想看的都让你看到,但核心机密休想窥探。”
然而恒财网配资,面对中国的军事进步,日本方面的反应却耐人寻味。
由于九三阅兵的主题直接关联抗日战争胜利——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投降日,9月3日则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——一些日本右翼势力如坐针毡。
一些日本网友陷入“酸葡萄心理”,要么质疑中国数据真实性,要么套用“苏联解体”叙事暗示中国“盛极而衰”。
还有部分日媒,比如《POST周刊》就刊发所谓“中国军力大观”,不是客观报道,反而刻意贬低我军实力,声称中国军队“几十年没打仗,缺乏实战经验”,甚至扬言中国航母是“花架子”,日本潜艇“能轻易封锁中国军港”。
雅虎新闻近日也刊文称,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可“封锁中国军港”,航空自卫队因“美日联训经验丰富”而优于中国空军。
换句话说,日媒认为,他们现在一定能打败解放军。不得不说,这种论调,实在荒唐。
若真要比谁更会打仗,日本确实“经验丰富”。
几百年来,这个岛国不断对外扩张、侵略他国,尤其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——抗战期间,我国3500万同胞丧生。时至今日,日本仍未彻底反省,反而以此为“资本”炫耀,实在令人不齿。
但日媒的这种论调刻意回避了关键问题: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、核潜艇、六代机研发及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,日本无一具备。日媒津津乐道的F-35战机实为美国货,而中国歼-20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。
他们所谓的“直升机航母”,连我国的075两栖攻击舰都比不上,却妄称中国航母“不堪一击”?
中国拥有航母虽仅十年左右,但辽宁舰、山东舰编队早已前出西太平洋,甚至直逼关岛,与美军航母有过对峙,并多次逼退对方,正在海试的福建舰,虽尚未服役,却代表中国航母技术的又一飞跃。
水面舰艇方面,无论是吨位、火力,还是信息化水平,近15年来中国已全面反超日本。
更可笑的是,日本《POST周刊》吹嘘其“大鲸级”常规潜艇性能媲美美俄,称可“轻松封锁中国军港”。
现实却是,中国反潜体系早已实现多层次、立体化部署。直-20F反潜直升机、052D和055型驱逐舰搭载的拖曳声呐、火箭助飞鱼雷等,都具备强大反潜能力。
另一方面,中国潜艇力量更已迈入世界领先行列。早在2020年,首艘095型核潜艇就已下水。现役的094核潜艇也已陆续升级为095、096型。
这些潜艇噪音极低——095仅98分贝,相当于鲸鱼低鸣——隐蔽性极强,美日难以追踪。
所谓“经验优势”,在代差级技术碾压面前可以说是苍白无力。
此外,中国多年来持续开展高强度实战化演练,并与俄罗斯、巴基斯坦等多国举行联合军演。海军常年进行远洋巡航,在南海、台海、东海等敏感海域已实现常态化战备训练。
我们把演训场摆在未来可能发生冲突的一线,针对性极强,真实度极高。
再说,日本自卫队的军机军舰屡次遭我军果断驱离;中俄联合巡航编队多次经宫古海峡自由航行,日方往往安静配合。那时他们怎么不提“中国缺乏实战经验”?
在这种情况下,日媒竟幻想用几艘常规潜艇“封锁中国”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
当然了,日本的一些动向我们还是要警惕的。
数据显示,到2025年,中国军费占GDP比重仅1.3%,日本却高达1.8%,甚至计划2027年提升至2%以上。
在经济下行、产业危机、遭美国金融收割的背景下,日本仍疯狂扩军,才是真正的“穷兵黩武”。而其右翼势力推动军国主义复辟,更与和平宪法精神背道而驰。
事实上,93阅兵的意义远不止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。
它既是对“落后就要挨打”历史教训的铭记,也是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强势回应——在大国博弈升温、地区安全风险凸显的背景下恒财网配资,中国必须展示“能战方能止战”的实力与决心。而某些国家的“嘴硬”,终将在事实面前沦为历史笑料。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